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连城:“以草治污”护水清岸绿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近年来,连城探索“以草治污、以草治水”生态治水新模式,夯实生态基底,加快推进“水下森林”增长,不断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 近日,在位于连城县新泉镇洋梅村的赤竹溪上,乡镇工作人员和河道管护专员正按一定的间距将狐尾藻种植到河道中,而在该镇的联溪村岭下溪,一片片葱郁翠绿的狐尾藻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 新泉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曹佩兴说:“我们镇结合河湖长制、林长制,抓实河长管河、源头护河,充分利用村中塘,溪流、沟渠等,分段种植狐尾藻、巨菌草,不断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 新泉镇属汀江下游流域,今年以来,该镇全面贯彻落实“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具体要求,通过开展选址种植狐尾藻工作,进一步夯实生态基底,促进河道通畅、河岸干净整洁。 ![]() 连城县是闽江、九龙江、汀江的三江之源。近年来,连城县坚持岸上、水上治理双管齐下,抓实河长管河、源头护河、系统治河,对全流域分段分片规划,全县推广种植成本低、吸收氨氮效果好的狐尾藻、巨菌草,新建一批生态塘、氧化塘,探索“以草治污、以草治水”生态治水新模式。目前,连城各乡镇已种植狐尾藻约1.18万平方米,成活率达90%,从源头上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记者:黄水林 江云华 童华杰
|
|
| | | |
![]() ![]() |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连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2] 闽公网安备 35082502000143号 闽ICP备2021017474号 Copyright ? 2011-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连城县委宣传部 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8935339 未成年专用投诉举报热线:0597-8923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