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追踪
“五一”出行会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官方权威回应来了!
 
来源:  时间:2023-04-30   作者: 字体:【      】 
 4月26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01





“五一”假期要按“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


02





近期全国疫情零星散发,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可能性小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各地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迹象。全国发热门诊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状态。其中,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入4月中旬后,单日阳性者数及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人群免疫保护水平逐步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上一波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率先下降和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近期全国疫情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03





“五一”假期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各地要高度重视“五一”期间的医疗服务保障,加强值班值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做好假期的值班和值守工作,安排好相关的医疗工作。要配足配强医疗力量,特别是在医疗机构的急诊等重点部门,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配备,满足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特别是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

 


04





目前未发现XBB.1.1.6会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截至4月22日,我国已经在本土病例中,监测到57例XBB.1.1.6及其亚分支病例。世卫组织认为目前证据显示,XBB.1.1.6的全球流行风险低于XBB.1.1.5。同时在XBB.1.1.6主要流行的国家和人群中,世卫组织发现XBB.1.1.6具备了一定的传播优势,也观察到XBB.1.1.6与XBB.1.1.5具有相当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没有发现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和死亡增加的报道。此外,XBB.1.1.6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也没有看到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相关报道。

 


05





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全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流感活动的水平在2月初增加,2月底上升趋势明显,3月中旬进入高峰期,北方拐点在3月中旬,南方拐点在3月底到4月初,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趋势。

 

 

 

近日,有号称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的消息
在社交平台流传
靠谱吗?

 

网传有“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4月24日,有号称“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的截图在社交平台流传。该“自救手册”对新冠症状进行了用药指导。

例如,小孩体温超过38.5℃时,交替服用布洛芬、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烧药;出现眼睛痒、发炎症状时,可能是感染了新毒株引起的结膜炎,可以滴一些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缓解不适;腹泻不止时,可以服用蒙脱石散,短期内能够缓解症状;胸闷喘不过气,可以吃一点维C……

 

网传的“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专家:“自救手册”非常不靠谱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指出,不建议交替使用退热药;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都无作用;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喘憋症状都需要及时就医。目前也没有真正能够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保健品,“重症高风险人群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评估是否尽早抗病毒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告诉记者,这一手册并不科学。“不建议交替服用退烧药,发热时多饮水,避免脱水。此外,这个季节,出现眼睛痒的症状需要鉴别是不是过敏所致。而病毒性腹泻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可以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类的药物,口服补液盐。”

 

-END-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蓝新闻、东南网龙岩

 

 


精彩推荐

图片集锦

| |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连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2]    闽公网安备 35082502000143号    闽ICP备2021017474号
Copyright ? 2011-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连城县委宣传部     
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8935339 未成年专用投诉举报热线:0597-8923633